广州超级文和友人流暴跌 老字号商铺相继离场

分类栏目:石占小吃培训 > 石占学院 > 前沿资讯 >

独角Mall

深圳超级文和友开业盛况一度上热搜。
 
排队人数从1万、3万一直飙升到了5万,刷新了文和友此前的排队记录。
 
前几天兴致勃勃想喝一杯茶颜悦色的大江,到了深圳超级文和友现场却忍不住吐槽:“人太多了,放号也放不到我,根本抢不到号!想喝一杯茶颜悦色,太难了!”  
 
但是独角Mall注意到,相比深圳超级文和友,去年开业的广州超级文和友现在显得冷清许多。
 
冰火两重天。距离136公里外,两个小时车程的广州文和友已经显现“水土不服”。  
 
老字号商铺相继离场、人流骤减、“拍照适合,味道一般”“性价比不高”的评价屡见不鲜。  
 
独角Mall团队于4月20日前去广州文和友探访。
 
4月20日傍晚6点50分网上排队取号,2分钟就到号。傍晚7点39分网上排队取号,17分钟就到号。相比起试营业高峰期时排长队门庭若市,单日取号超过2000桌的记录,已有了一些差距。
 
开业1年后的广州文和友,现场情况如何?
 
“冷与热”开始在文和友身上分化,看来老字号的二房东不好当!  
 


 
一、实探广州超级文和友:老字号商铺接连退场,人流骤减,傍晚6点还有不少空位
 
1、老字号商铺相继离场  
 
早前有媒体报道,首批入驻的商户虽不用支付铺租和水电,但营业额的30%须与文和友分成。这也导致了营业后期,网红气质变淡,商铺营收不如预期,不到半年便趁早提出分手。
 
盲公丸、风筒辉烧烤、唐氏秘制烧鸡翅、猪扒一哥酸辣米线以及来回咖啡已相继离场。  
 
早前拥有最多追随者的“风筒辉烧烤店”,如今已经换成了一家传统粉面的风味馆。
 
原来的盲公丸变成了陈添记,猪扒一哥酸辣米线所在区域的商户现在变成耕田公,姐妹发廊易主怪书书店。
 
据媒体报道,客流变少、生意不好,是商铺离开文和友的主要原因。  
 
去年7月份刚开业的时候,荔银肠粉每日流水有5、6万元,“炒粉的铁锅都炒烂三只”。但不到3个月,每日流水就降至2万左右。
 
荔银肠粉的销量在文和友里面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旁边刘福记每日流水在1万上下,与阿婆牛杂、炒螺明、陈添记鱼皮相似。
 
刘福记的伙计说:“这里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大家都是只拍照,不消费。”
 
2、人流骤减,6点现场不需要排队  
 
下午6点到文和友,拍照打卡和购买食物就不需要拿号,坐下就餐就需要拿号到相应区域,到达就餐区人还比少尚且不需要等位,现场还有不少空位。  
 
在6:45后,基本满位了,就需要排队等位了,但是从排队到到号用餐时间也只需几分钟。
 
3、初显遇冷迹象,老板答:“已经不比刚开业的时候咯。”  
 
向一位老板采访现在的经营情况,他回答称:“相比开业时的火爆,现在确实差了许多。”
 
针对传统商铺离场,新商铺入驻,文和友在公众号发出了一篇文章《广州 | 不变和改变都需要勇气》回应,介绍了新品牌的加入,并“有情怀”地回应了老字号商铺的离场。
 
二、本地特色老店的二房东为什么不好当?  
 
为了集仿 , 把城市记忆集中到一起 , 浓缩在几千平米之内 , 超级文和友招募了本地特色老店入驻。
 
打着情怀和故事,广州超级文和友带来了风筒辉烧烤、盲公丸这样的本地特色品牌。  
 
但是后来本地特色老店为什么还是选择接连退场?或许当情怀碰到现实,广州超级文和友构想的“柏拉图”就破灭了。“本地特色品牌的二房东,不好当!”
 
1、流失的本地特色老店,难招更难留!  
 
为了得到传统商铺的亲睐,文和友下了不少的功夫。更是为了讲述风筒辉烧烤的故事,拍摄了《街头大厨》的美食纪录片。
 
可惜,故事讲得再动听,还是避免不了商铺的分店和老店两边经营的分身乏术,  风筒辉烧烤为了保证出品,只能离场。
 
2、特色老店在装修风格上失去个性化,变成“文和友化”。  
 
景观既是文和友的护城河,也将文和友变成一座围城。
 
超级文和友,靠垂直方向招牌的堆叠,以及密集的信息流,可以轻松给人营造出“内容丰富很值得探索”的感觉,适合拍照,也符合当下“一切皆网红”的商业诉求。
 
然而,在知乎上,有用户质疑广州超级文和友的设计元素与长沙门店有不少相似之处,只是增添了广州本地的标语、招牌,而这些文化元素符号的增加,从某种程度上说,更像是标准化的套用。  
 
广州文和友虽然基本复刻了长沙的风格,然而却对广州本地的特色建筑、特色语言、特色装饰等缺乏深入挖掘,甚至一些融合了香港、长沙等城市风格做旧后的景观,让人十分别扭,反而更显得广州本地文化的欠缺,更是失去了特色老店原有的韵味。  
 
大众点评上:“就是一网红打卡点,里面的东西对于老广来说很一般,但外地游客倒是可以去试试。”
 
3、披着“情怀”的外衣,内里却过度商业化。  
 
当初长沙文和友能火起来,就是源于创始人文宾对食物味道的初衷。
 
据说文和友的团队很卖力,跑遍广州找特色小吃,也确实在门店里以“档口店+菜单呈现”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但是目前,在一些广州年轻人眼里,广州超级文和友仍然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湖南馆子。  
 
虽然情怀能打动人心,但是,味道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尽管对于菜品味道,广州超级文和友也正在改善,但在大众点评页面,仍不乏“拍照适合,口味一般”“拍照景点还是不错的,但作为餐馆只能说非常一般了”“和外面的地摊小吃差不多,但却没有地摊小吃的经济和味道”  这样的负面评论。
 
独角Mall探店当天,随机采访的一位广州本地人:“菜品多为粤菜,对于广东人来说,真的很一般,甚至有点难吃。”  
 
按照文和友此前的战略规划,以长沙海信店模式为雏形,文和友未来将在北京、上海、香港、洛杉矶等全球一线城市开出10家超级店。怎么保证在商业拓展的同时,保留食物的出品?
 
4、商铺30%的收入交给文和友,以另一种方式割本地特色老店的韭菜。  
 
广州超级文和友比邻太古汇。性价比不高,高昂的价格中有很大的比例是源于高昂的租金。性价比不高也常被诟病。
 
早前有媒体报道,首批入驻的商户虽不用支付铺租和水电,但营业额的30%须与文和友分成。
 
本地特色老店多是没有商业化的能力。通常情况是下岗再就业的妇女,或是夫妻老婆店。“赚了一点钱,非常辛苦非常累,后代肯定不愿意接这个班,宁愿拿五千块钱工资坐写字楼吹空调,不愿意在街上摆摊挣两万三万。”
 
本就赚钱不易,还要把30%的收入交付给文和友,难怪首批入驻的商铺多家退场。
 
作为文和友首次进军一线城市的试水,虽是溅起不少水花,但或许还是有些水土不服。
 
因此,从目前来看,广州超级文和友仍需要等待市场的考验,初期的火爆是必然,但难点在于是长期持续运营能力,如何去持续更新调整商业内容,而非当一朝一夕的“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