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面包恰巴塔,怎么在国内红起来的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热门品类

CIB烘焙技术研究所

奇味涮烫制作工艺

作为老网红,恰巴塔现在几乎出现在各大城市的面包店里,高含水量的面团,糯唧唧的口感,让这个来自意大利的面包,成为了很多人的日常口粮。

恰巴塔Ciabatta:出生于意大利,本意是「拖鞋面包」,在1980年左右被创造出来。一般使用小麦粉、水、盐和酵母制作,造型长长扁扁,切面充满不规则的气泡,表皮香脆内里柔软,复烤后还能再现香脆的表皮,非常受欢迎。

一、参观恰巴塔怎么「火」了

低油无糖:法棍作为法国人的面包代表,而恰巴塔正是意大利人想要推出的属于自己的面包代表。最初无油无糖的配方,到现在加入少量的橄榄油,和当下大家对健康的追求精准契合。

胶质口感:不同于法棍,外脆里软是恰巴塔口感的一大特点。这种带着一点韧劲的胶质口感,可以直接空口吃,接受度范围更广更高。

营销助推:2018年,上海·mbd面包房推出黑豆松子恰巴塔,100%含水量,没见过的风味搭配,让这个面包开始受到关注。到现在,mbd已经成为沪上必打卡面包店,必须卡着点早早排队才能买到恰巴塔,也是面包脑袋之间的风潮之一。到目前为止,#恰巴塔话题在小红书上有3555万+浏览,6万+篇笔记,#黑豆松子恰巴塔话题有60万浏览,2700+篇笔记,且这股话题热度应该还在不断增高。

二、恰巴塔怎么「变」了

说来恰巴塔的口感其实并没有那么软,在之前的第八期播客中,和在意大利游学的嘉宾聊过,他的感受是上海的恰巴塔比意大利软太多了!其实恰巴塔刚来中国的时候,口感确实偏硬,做帕尼尼居多。

现在恰巴塔在口感上更追求软,能够空口直接吃。含水量相比意大利传统80%~90%的量,到现在的100%甚至是120%。橄榄油从一开始0到5%~10%的用量,都让恰巴塔内里的口感越来越软糯胶质。

三、恰巴塔怎么「多」了

上文提到黑豆松子恰巴塔的进入,让恰巴塔风味突然变多了起来。而恰巴塔确实是个优秀的食材载体,搭配思路自由,几乎和各种味道的食材都百搭。

在食材搭配思路上,采访了铜陵·亦虹面包房的主理人·汪涵(也是我们播客第二期的嘉宾),总结下来大概是这些:首先是个人的口味习惯,以及周边人的口味搭配,从而得到一个大众口味;之后考虑这些食材会不会影响面团组织和发酵,这两个因素OK基本可以确定开发的新口味。还有一个方法是,选择在地食材,或者当下的时令食材,搭配奶酪、坚果等,让恰巴塔风味更丰富。

之前在和昆明·夕野面包房的主理人不甜聊的时候也有提到,她在恰巴塔的风味开发上选择菌子和黄笋,是想到了食材本身能否替代面团里的原料,比如加入黄笋,本身自带的油刚好替代恰巴塔面团里的橄榄油。

在地食材:恰巴塔里加入在地食材,一直都是味道开发思路之一,在《烘焙中的在地食材,用创意和亲切俘获人心》一文中有更详细的描述。比如橄榄菜,味道咸鲜,有特别的香油香气,广东面包脑袋对这个食材一定不陌生。最近吃到的一款来自上海·乐食家的橄榄菜芝士恰巴塔,料放得特别足,一口咬下去咸香十足,橄榄特有的香油味道和恰巴塔也十分相配。

时令食材:恰巴塔里放入时令食材也是常规操作,尤其春天一到,很多新鲜野菜上市,比如香椿、荠菜、春笋、毛豆、马兰头香干等,那股无法调制的特别鲜味揉进面团里,让面包充满了这个季节独有的味道。

写到最后

以上是关于对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恰巴塔的小小观察。在现在符合健康趋势的面包,比如贝果、碱水等越来越多,风味也从单一到逐渐丰富。

也许是当初进入市场时,就像恰巴塔一样,大众对他们的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而面包师们依靠着对面团的深入了解,再结合对当下市场大众的风味口感偏好的观察,创造出更多符合市场的形态,比如「贝果夹一切」、「风味恰巴塔」、「奶酥口味碱水」等,也许这就是这些面包走红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