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料时代”退幕?奶茶里的小料怎么越加越少了

分类栏目:首页>>石占学院>>前沿资讯

饮力实验室

开间奶茶店

前两年,“像一杯八宝粥”、“一杯多种料”,是奶茶被津津乐道的产品现象。

 但今年,奶茶里的小料似乎越加越少了,开始流行纯奶茶、纯水果茶。

 事实究竟如何,会造成什么影响?我采访了几位供应商和品牌研发。

一、小料越加越少,“多料时代”退幕?

前两天在霸王茶姬点单,我发现几乎每家门店都要排队30分钟以上,也能看见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杯奶茶。

这让我感受到,不加小料的清爽型奶茶越来越受欢迎,曾经那个“八宝粥式加料”的时代,好像一去不返了。

饮力实验室每月的产品报告,也在实际印证:

2022年,还是有不少品牌在加小料,比如乐乐茶的虎皮麻薯系列、悸动烧仙草的“芝麻宝藏桶”、SEVENBUS的豆乳盒子奶茶中均用到6种小料;且在奶茶中,加2种以上小料是常见操作。

但在今年,更多品牌开始做纯水果茶和奶茶,或者多水果复配。

 采访品牌研发,对这一现象有同样感受:阿水大杯茶产品研发中心总监刘珑告诉我,越来越多的顾客反馈“只想要一杯喝的”。

 甚至在品牌的联名动作上,“料”也在减少:以往的很多联名合作,基于“喝+吃”组合,让产品更丰富,比如奥利奥、光明奶砖、梦龙雪糕等。但今年,更多联名素材转为周边类,由好吃的转为好玩。

为什么都不再用小料了?我询问了业内人士的看法。

二、消费者口味怎么又变了?

1、以前喝满足,现在喝纯粹

 喝了这么多年奶茶,消费者似乎喝“腻”了。品牌要想让他们复购,一杯喝完再下单,减料就成了主动作。

 “过去的消费观念是享受更多东西,顾客消费的是满足度,所以小料是性价比的代名词,30元不仅能喝还能吃。但现在茶饮不仅降价,消费者也开始要纯粹的‘喝’。”研发说。

 “水果茶之前用小料,是因为之前水果供应链不成熟,小料更易获得;奶茶里通常是之前主题中心不明确,风味不够小料来凑。但现在供应链稳定成熟,物料持续升级,小料加太多反而会让味道杂乱。”阿水大杯茶产品研发中心总监刘珑告诉我。

 2、对小料的消费降级了

 搜索最近话题,“消费降级”几乎每天都在被热议,这点从刚结束不久的“618”购物情况中也能看出:财新网在6月21日的报道中提到,有购物平台工作人员称“今年是史上最差618”。

 同样,奶茶上,“多料”这件事,显得没那么有性价比了。对消费者来说15元/杯的多料奶茶,或许不如12元/杯的纯奶茶更有吸引力。

 总结下来看,一杯饮品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口味需求变化、供应链的发展成熟等,多重原因下,品牌开始了减料的策略。

三、不是用得少了,而是用得不同了

1、小料新价值:从量多到“猎奇”

从行业层面看:相比于用得少,小料正在用得不同。

“未来的茶饮,或许是两极分化的茶饮:要么茶越用越好、奶越用越醇,这点从今年乳制品加速升级也能看出来;要么开始追求定制化小料,不会再只加珍珠、脆啵啵,而是有更多差异化。”百思味食品徐先生告诉我。

研发也表示:和奶、茶等基底相比,小料的定位正变成体现饮品差异化的添加。

并且寻找工厂、定制更具特色的小料,也是一些研发在进行的动作。或做全新开发,推出阿胶珍珠、奥利奥爆爆珠、果味包心龙珠等,或将现有小料调整风味,做细节上的升级。

从供应角度看,市场也存在足够的设备和工艺实现颜值、口感、风味的定制。

2、品牌越做越灵活

从品牌实际应用层面上,对小料的细节调整也越来越灵活。

“以乳酸菌爆珠为例,放在饮品中喝的时候是没有风味的,只有咬破后才有味道,我们目前就在开发这款小料,尽量做到风味若隐若现,让消费者产生模糊的熟悉感,从而有‘想喝第二口判断是什么’的好奇心。”有研发透露。

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做新创意开发,是品牌持续会进行的动作。

3、“隐形加料”在增多

另外,相比于可以咀嚼到的小料,提供风味类型的小料在隐形增加。比如新类型轻盈小料(茶云、椰云)、清凉风味的清凉因子,提供香气的鲜花提取液等等。

近一步满足消费者“简单纯粹”的需求。

4、经典款始终存在,但会持续优化

不变的观点是,经典款小料还是会占据市场的大头,比如珍珠、脆啵啵、芋泥等。这类小料工艺足够成熟,获取渠道足够广,消费者的认可度、接受度足够高。

但优化不会停止。

“以清凉冻为例,冻冻的爽滑口感近似果肉,消费者好吸入,排斥感低,我们只需要在冻冻里加入少量清凉感,做细微差异变化,让消费者认为是喝了这杯饮料才这么凉爽,自然会想复购。”有研发告诉我。

小结:

整体来看,小料越加越少或许只是表象,核心是行业对原料的品质要求更高,对差异化的需求更强烈,将小料量的添加转变为特色的打造。

不管是优化常规小料,还是持续挖掘定制化程度更高的小料,本质都是为了抓住消费者视线,刺激复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