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推荐:潮汕牛肉火锅的潮汕正宗吃法

分类栏目:石占小吃培训 > 石占学院 > 今日鸡汤 >

石占小吃培训

  气温攀升,按理说已经进入到了吃火锅的淡季,但是潮汕牛肉火锅在各地的人气却是一路飙升。潮汕牛肉俨然已经称为新一轮美食风潮的领头羊。随着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服务、甚至是口味都已经不再是消费的主流,人们越来越愿意为好食材买单。而潮汕牛肉火锅则是好食材的代表美食之一。
 
  潮汕牛肉火锅成名于上世纪40年代,传统做法是将沙茶酱加入锅中,用浓汤做锅底,后来逐渐化繁为简,涮牛肉的锅底只剩下牛骨清汤和白萝卜,更有利于尝出牛肉本来的味道,潮汕美食最讲究‘大味至淡’,从历史角度看,大都是悄无声息做减法的过程。一锅清汤,现点牛肉,师傅现切,每个部位的火候也不同。脖仁、三花趾、匙柄……在潮汕,每块牛肉都有自己特有的“名字”,一顿饭吃一头牛也是绝对有可能的。
 
  潮汕牛肉火锅可以算是火锅界特立独行的一股清流,因为它的做法和口感都是有别于其他火锅。牛肉火锅,其实就是把牛肉片放到锅中焯熟,为何潮汕的显得特别稀奇?潮汕的牛肉不冷冻,不排酸,用牛骨熬制的锅底清汤一涮即吃,令人仰止的便是潮汕人的这种对新鲜的苛求和对本味的执着。每吃一次潮汕牛肉火锅就刷新一次对牛肉的认知,能将牛肉细分如此,考究如此也就只有潮汕人了。什么是好的潮汕牛肉火锅以及如何分辨牛肉的好坏?潮汕牛肉火锅有什么与众不同?
 
小吃推荐潮汕牛肉火锅
 
  1、最适合潮汕火锅的牛:3岁的母黄牛
  潮汕人嗜牛,但本地却不产牛,潮汕食用的黄牛大多选自水草肥美的云贵川丘陵地带。这一地区很多牛都是在山地放牧,牛每天的觅食活动都处在上坡、下坡的状态,头部、四肢运动的更充分,所以山地黄牛是潮汕牛肉火锅的首选。而圈养的牛以喂饲料为主,长得好看却不好吃,肉色发白味道寡淡。
  牛的性别也很重要,一般来讲牛分为三类:公牛、母牛和阉牛。公牛的肉坚韧,适合拍打肉丸;母牛的肉柔软,适合涮火锅;阉牛的也比较适合涮火锅,一些部位的口感比母牛还要好。还要看牛的年龄,牛的寿命大概有15岁,3岁牛是吃火锅的上选。而官塘牛肉是以少儿期的1岁牛为主,因为发育还不充分,无法精致细分,所以笼统的称为“总肉”。
  所以,最适合涮火锅的牛是,3岁的母黄牛。
 
  2、潮汕牛肉火锅的肉讲究“鲜活”
  牛的屠宰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潮汕牛肉火锅有一个招牌就是现宰现卖。在汕头,很多火锅店就在屠宰场附近,甚至都有自己的牛场,屠宰到进店的时间不超过2小时,正宗潮汕火锅的牛肉,会确保是在屠宰后6个小时内上桌!因此牛肉会自带令人沉迷的甜味。但这里的新鲜也不是越快越好,牛在屠宰之后无论是口感,还是味道,都是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下锅的时间在宰杀后3.5-4小时之间是最好的,就像陈年的红酒,是需要醒酒。开瓶即喝不行,醒太久也不行,而超过4小时,牛肉排酸,口感就会下降不少。
 
  3、像日料师傅片刺身一样严谨地对待牛肉
  牛肉新鲜程度,是决定潮汕牛肉火锅品质的关键。因为潮汕牛肉是不冷冻,因此无法像别的火锅店用冷冻刨片方式,只能用人工切肉方式。这就非常考量师傅的刀功水平了,师傅切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口感,如果切得不好,牛肉很可能难以咬断或者口感粗糙。从屠宰场进肉开始,就需要将牛肉分类、去筋、去膜。再按照不同部位切片,不同部位厚薄切法也不一样,传说中“秒牛”下刀时要和牛肉的纹理呈90°,切得厚薄均一。刀工要达到下锅不超过10秒必熟的程度。这就非常考究师傅的刀工,手起刀落起落间是沉稳与妥帖。切好的牛肉置于碟上和地面呈90度倒放,牛肉会牢牢地粘在碟子上不掉下来,保持水分的不流失。
 
  4、不同部位的牛肉该怎么吃
  庖丁解牛,一头母的小黄牛,宰杀之后剩下的肉有300斤左右。如果这头牛比较肥的话,有100斤可以做火锅;如果一头牛比较瘦,就只剩下三四十斤来做火锅。也就是说,一头牛至多也就30%多可以做成火锅。其他的肉,最重要的就是打牛肉丸,牛肉丸打剩下的就打牛筋丸,牛筋丸再剩下就做牛腩。
  在不同的饮食文化中,每块牛肉都有自己特有的“名字”,潮汕牛肉火锅同样如此。“吊龙”指的是牛脊,也就是西餐里的西冷或是肉眼;“匙仁”是肩胛里脊肉;“肥拼”是牛腹夹层肉……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味道,每个部分也有着不同的涮肉方法和时间。
 
小吃推荐潮汕牛肉火锅
 
  脖仁(涮4-6秒)
  又名雪花。潮汕牛肉火锅里最顶级的部位就是“脖仁”,所谓“脖仁”就是牛脖子上那块微微凸起,运动最为频繁的一块活肉。脖仁肥瘦相间,拥有大理石般的纹路,口感柔嫩多脂,肥嫩并且微有嚼头,十分鲜甜脆爽。
  脖仁在其他料理中也有存在,比如日式烤肉的牛梅花肉,西餐里的下肩胛肋眼心,不过脖仁比他们的范围更小,通常一头牛只能出5-10份的脖仁。并不是每头牛都有质量高的脖仁,而脖仁又备受食客的追捧,所以好脖仁十分难得。
  潮汕牛肉火锅用到的牛肉是不能冷冻的,然而脖仁在到店之后却需要迅速的冷冻一下,如果不冷冻,很难切得很薄。而脖仁的冷冻方法也很讲究,要拿一块干净的湿布,将牛肉包上,再包上保鲜膜或是装进保鲜袋,才能放入冰箱。这样不会使肉的水分流失,也不会吸到冰箱里的异味。
 
  吊龙(6-8秒)
  潮汕火锅必点的常见部位。吊龙是牛脊上的一长条肉,总体来说口感软嫩细腻、鲜甜饱满。
 
  吊龙伴(6-8秒)
  也叫吊菱膀,位于吊龙侧边两条,这里的肉微厚,虽有脂肪但绝不肥腻,因为带了些肥肉,所以比吊龙更加香滑可口。
 
  匙仁(8-10秒)
  又名匙皮。匙仁位于脖仁的下方,接近肋骨,因为连着脖子,筋肉结实,肉中往往穿插着细筋,匙仁的脂肪含量较脖仁更高,非常鲜嫩。匙仁靠下的部位就是匙柄,一头牛只有2条“匙柄”,将其切片后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纹路,像钥匙柄一样,匙柄无论肥瘦中间会有一条明显的肉筋,入口柔软又有些弹牙。
 
  正五花(6-10秒)
  最弹牙的部位当属正五花,是牛后腿大腿内侧的两小条牛腿肌腱。正五花比较难得,有些老板甚至要偷偷藏起来留给熟客。
 
  肥拼(6-8秒)
  牛腹部的夹层肉,最大的特点就是肥香。好的切面可以看到厚厚的一层脂肪和红肉的分层,不过要有足够肥的牛,才能有这样漂亮的切面。
 
  嫩肉(6-8秒)
  位于臀腿部位的肉,产量较大,肉质鲜嫩略有嚼劲。
 
  胸口油(2分钟)
  又叫胸口朥,是牛胸口的软组织,非常珍贵的部位,大而肥的牛才会有,并且胸口油很少会在其他料理中出现。看起来肥腻的胸口油,吃起来却没有肥腻的感觉,反而十分脆爽,嚼劲十足。这部分的肉会越煮越脆,但最长也不要超过2分钟。
 
  5、决定潮汕牛肉火锅味道的,还有哪些?
 
  涮肉顺序
  至于涮肉的顺序,最好是从瘦到肥,把所有的牛肉都涮完,再下别的食材。因为先放了较肥的肉或是蔬菜,会导致汤底浑浊或是浮油,影响肉的口感。
 
  汤底
  潮汕牛肉火锅传统做法是将沙茶酱直接加入锅中,像重庆火锅一样用浓汤做锅底。后来逐渐化繁为简,涮牛肉的锅底只剩下牛骨清汤和白萝卜,更有利于尝出牛肉本来的味道。直至今日,虽然很多店有养生药膳、牛味浓汤等等锅底,但最受推崇的还是牛骨清汤。
 
  蘸料
  原本加入汤中的沙茶酱成为潮汕牛肉的绝配蘸料,沙茶酱原本是用于蘸牛肉丸的,牛肉丸味偏香,牛筋丸甚至会加蒜来调味,沾沙茶这样复合香味的调料可以香上加香。也有人会加一碟潮汕辣椒酱,味道不辣,有点咸鲜。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普宁豆酱,普宁豆酱原本是潮汕人蘸海鲜的专利,豆酱的咸鲜则会带出牛肉的甜鲜。
 
  涮肉手法
  涮肉的手法也很重要,涮牛肉都要配一把钢丝漏勺,鲜艳的肉倒入滚开的汤中,稍微搅动,变色即熟。讲究的叫“三过水”,即肉勺要下三次,时长视肉的部位和个人经验而定,目的是掌控肉的质感;现在,潮汕美食家张新民又总结出新涮法:肉在汤刚刚烧开的时候下锅,然后轻轻慢慢的搅动,观察到血水释放出来,就起勺趁热吃。涮肉的火候也不可忽视,如果有人在吃牛肉的时候要叫店家捞锅中的浮沫,不用多说,一定是外行,因为必定是开大火,沫才会不停的出,给他好肉真是暴殄天物。
  
  潮汕牛肉火锅并非新鲜玩意儿,之前也曾试图冲破地域限制,但是没能成功,为什么现在火了起来?
  第一是产业链的完善。以前,大城市从定点屠宰到送到店里的时间,是难以满足潮汕牛肉火锅新鲜度要求的。如今,上海、杭州等地的潮汕牛肉火锅店较多,已经形成了生鲜配送链,保证牛肉的新鲜;而在北京,一些火锅店甚至在郊区或者河北养牛,屠宰后立刻运到店里。
  第二就是中国人口味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为好食材买单,追求默默坚持的古老手法、遵循自然的饮食习惯以及原汁原味的口感追求。而这,也是很多食物本来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