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吃油茶甜咸两派你挺谁?

分类栏目:石占小吃培训 > 石占学院 > 今日鸡汤 >

石占小吃培训

  油茶是我国北方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其中以北京油茶和陕西油茶(关中油茶)作为著名。
 
  油茶确切地说应该叫油炒面,但因其饮用方式与饮茶类似,且“炒”与“茶”谐音,所以油炒面就成了“油茶面”。据说油茶可以追溯到秦朝末年,彼时楚汉相争,刘邦受伤,在一农家被茶汤治愈,遂赐名为“甘缪膏汤”,到了汉代又称为“膏汤积壳茶”,这些说法多多少少有着传说色彩,可信度不是很高。
 
  油茶的诞生应该和地处寒冷北方的少数民族有关,元代少数民族医学家忽思慧在其著作《饮膳正要》中记载了油茶的制作方法:“羊油又作油茶,以油煎滚,用面粉炒黄搅入,佐以椒盐葱桂之类,以凝冷成团、收贮。每摘少许,煎汤饮之,冬日最宜,体温而适口。”
 
  同样在苦寒之地征战的女真族也会随身带着炒熟的高粱面就着雪干吃,或者拌上马奶冲泡,原始又粗狂,这种携带方便热量高的食物一直被视为口粮。后来满清入关之后,这种油茶更发扬光大,搭配各色坚果,成了知名的小吃。
 
  一说到饮食习惯,总忘不了那句“南甜北咸”,不过这句话在油茶这里可能不太准确。甜与咸好像没有那么泾渭分明。以著名的北京油茶和陕西油茶为例,两者均为北方油茶代表,但口味却大相径庭。
 
北京特色小吃油茶
 
  北京油茶是北京地区传统特色小吃,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炒至焦黄,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陕西油茶又称关中油茶,是一种在炒面加入白水,和以油脂食盐煮成面汤的特色小吃。关中油茶是关中各地油茶的总称,包括了西安市的壶壶油茶、疙瘩油茶,三原县的薄脆油茶,宝鸡市的杏仁油茶等。
 
  实际上,甜派油茶在京津和东北比较流行,做法也比较相似。一般是用白面炒制,加入各种花生、核桃仁、芝麻、青红丝等坚果碎,最后拌入红糖或者白糖, 冲泡出来的油茶汤汁颜色偏深,味道浓郁,香甜可口。
 
  而咸派油茶似乎更为广泛,比如河南武陟油茶,主料用白面和小米面按照3:1的比例搭配,炒制时除了加入坚果碎之外,还要加上炒熟碾碎的包括陈皮、花椒、桂皮等数十种香味料,最后掺入盐巴,冲泡好的武陟油茶颜色偏淡,味道有点像胡辣汤,但没有那么刺激。
 
  川渝地区的油茶就更具特色,主料因地制宜用的是大米和糯米粉,炒熟冲泡,此时加入椒盐、葱姜、红油,再加一勺大头菜咸菜,还可以加个生鸡蛋和黄豆面一同搅拌,麻麻辣辣,很有食欲。
 
  山西和陕西的油茶就更多元了,可甜可咸。咸口的需要加入十三香、椒盐等调味料,甜口加糖即可。主料还是面粉,比较讲究的在于辅料丰富,花生、核桃仁、杏仁、瓜子仁、枸杞、白芝麻、黑芝麻、新疆巴达木等等坚果要凑够8种,所谓八宝油茶。
 
  油茶面做起来不算难,但有点费时,而且对于火候掌握也有一些要求,不过一次多做一点可以保存很久,慢慢吃,也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1、准备食材调料。
  主料:油茶面基本都是用小麦粉来做,不过也可以像川渝油茶、武陟油茶那样选择其他的面粉或者几种掺在一起,比如玉米面、小米面、大米、糯米等。
另一个主料就是油,传统的油茶面用的是羊油、牛骨髓油,炒出的油茶特别香,不过在家做的话一般用植物油、香油代替更健康一些。
  辅料:各种干果、坚果,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就好,常见的花生、核桃仁、白黑芝麻、瓜子基本就够了,青红丝、枸杞、葡萄干还可以增加卖相。
  调料:咸口的准备花椒盐、十三香等,甜口的可以准备白糖、冰糖粉、红糖。
  加料:冲泡好的油茶还可以加点别的小吃食材,口感更丰富,常见的有馓子、小麻花、麻叶之类,咸口的还可以选择小咸菜、泡菜等。
 
  2、做法:
  首先需要将面粉预加热一下,将面粉中的水分去除以免炒制时结块。预热的方法一般是干锅小火加热炒制,并且不停地翻炒,直到面粉微微泛黄,时间大概20-30分钟。也可以将面粉放入容器中保鲜膜盖严不留缝隙上锅隔水蒸10-15分钟,或者用烤箱200度双面加热10-20分钟。预热好的面粉晾凉过筛或者将面疙瘩压碎使面粉更细腻;
  干果等辅料用油分别炒熟,小火慢炒以免焦糊,再将辅料去皮,用料理机或者擀面杖弄成碎末待用。
  锅中刷上一层油,或者用炒辅料的底油,小火加热,倒入面粉慢炒1分钟,再倒入干果等辅料,制作咸口所用的香料末、椒盐等也在此时放入,继续炒制,混合均匀,面粉颜色变深,关火继续翻炒一分钟即可。如果油不够,可以在翻炒时淋入适量的熟油或香油。
 
  炒好的油茶面放入容器中晾凉,喜欢甜口的可以拌入白糖、冰糖粉或者红糖搅拌均匀就好。冲泡油茶的方法也很多,可以直接用开水冲泡,但容易出现疙瘩,需要不停搅拌;也可以用温水将油茶和开,再用开水冲泡稀释;还可以用白开水将油茶面冲成糊状再淋入开水中。搅拌均匀之后再撒上点加料,就可以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