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捞面斩获单笔8亿元融资,资本到底看中了什么

分类栏目:石占小吃培训 > 石占学院 > 品牌案例 >

职业餐饮网

刚刚,一碗面融了8个亿,餐饮业最高融资诞生!
 
今年餐饮赛道资本火热,小吃、面、茶饮、卤味,堪称百花齐放。但融资8个亿还是首次出现,而且是曾经大家都觉得不起眼的“面馆”。
 
它就是被腾讯看好,1天卖出15万碗的和府捞面(以下简称和府),以“书房+捞面”中国文化切入面赛道,对标日式拉面巨头味千拉面。
 
短短几年,超过味千拉面成面赛道龙头企业,味千今天的市值是16亿元人民币,而和府捞面这次单笔融资就达8个亿,市值保守估计在40—70亿元,这样看来和府已经超过了面赛道上市“大哥”味千。
 
究竟为何一个面馆能单笔融资8个亿?
 
加上这次融资,前后6轮共融资高达16.5亿元,和府创始人李学林又对餐饮和资本有哪些冷思考?
 
一、餐饮业最大融资诞生,和府斩获8亿元融资
 
日前,和府捞面宣布完成8亿元E轮融资。
 
本轮投资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
 
这也是今年以来,国内连锁餐饮最高融资纪录。
 
1、创始人:融资为了三方面布局
 
从去年11月拿到4.5亿元融资,今年又融资8个亿,和府究竟拿这些钱要做什么?
 
“和府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核心系统优势,对内赋能支撑和府餐饮多品牌发展,率领我们的超级团队来构建这种长趋势中应变能力,向全球餐饮巨头学习,最终实现本土品牌的超越 ”,和府餐饮创始人李学林表示。
 
本轮融资,和府将在三方面进行深入布局:全产业链体系、新品牌打造、渠道建设及数字化能力构建等。
 
2、投资方:中国餐饮市场大连锁化低,和府有持续扩张的能力
 
和府本轮的领投方,CMC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弦表示:“中国餐饮市场巨大,连锁化率较低,存在巨大发展潜力。随着购物中心不断增加、供应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门店信息化持续提升,新一代连锁餐饮巨头成长的外部条件已经成熟”。
 
之所以投资和府,他觉得“和府品牌有着强后端供应链能力、强团队执行力,具备支撑门店持续快速复制和扩张的能力,此外也比较看重品牌在跨区域的表现和消费者满意度”。

 
二、为什么一家面馆,能融8个亿这么“值钱”?
 
2012年,和府捞面成立,定位中式面食直营连锁品牌,主打“书房里的中华捞面”,2013年开设首家门店。以人均约45元的客单价成功“破圈”,先后拿了多次融资,每次融资金额都堪称业内最高。
 
在餐饮业,能够单笔融资拿到8个亿,目前只有和府捞面一家。
 
究竟它又什么魅力,能让资本如此青睐?
 
1、面的市场潜力大:中国40万家面馆
 
投资人朱啸虎说,“面是一个特别好的品类,中国能开万家店的品类不多,面算是一个”。
 
中国线下有40万家面馆,市场很大,而还诞生了众多的品牌,更有味千拉面这样的“日式拉面”上市巨头。
 
每一个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一个超级品类。
 
和府捞面这一次能够获得8亿元融资,离不开面这个品类的红利助推。
 
2、单店模型好:客单价45元,单月营收55万元
 
和府捞面的单店模型走得也非常好,根据这次李学林公开的数据,目前在300多家的情况下,和府单店盈利能力很稳定。
 
平均营业额可以达到55万元/月,坪效4800元/月,人效5.5万/月,客单价45元,为行业头部水平。
 
和府也在不断迭代和更新自己的单店模型,比如探索“面+捞饭”、“面+火锅”、“面+酒”等模式,试图延长营业时段,和扩大消费群体。
 
3、和府高速增长:开店速度快、营收能力强
 
而截止今年6月底,和府全国门店突破340家直营门店,在上海一地就100家直营门店。
 
连锁规模之下,它依旧能够连续多年营收增长50%,盈利能力强。
 
又以2天开一家新店的扩张速度辐射全国,相比去年门店新增翻倍增长,这些亮眼的数据都是资本比较看好的原因。
 
4、多线发展战略:多品牌策略、新零售突围
 
除了面馆,和府也开了很多副牌,比如探索小酒馆风潮的“小面小酒”、“财神小排档”,力图攻占不同价格段、不同场景的市场。
 
也进军了新零售,上线“和府到家”,目前已经推出20余款零售化产品。
 
多线发展也让投资方看到了和府捞面的很多新价值。
 
三、融资8个亿后,李学林的冷思考:餐饮行业最难的就是可持续性
 
在融资8个亿以后,和府创始人李学林接受了媒体采访,面对资本的狂热,和8亿融资,他对于餐饮和资本有着自己的冷思考:
 
1、“餐饮行业最难的就是可持续性”
 
在李学林看来,即便扩张在提速,但他依旧觉得如今要深入思考的是,如何让和府活得更久。
 
“餐饮行业最难的就是可持续性”,李学林说,这是和府从第一天成立,一直在担心的问题。
 
2、“中国没有巨无霸企业,是餐饮体系和核心能力缺失”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近五万亿元,细分品类众多,并诞生了像绝味、正新鸡排、蜜雪冰城等万店规模品牌。
 
但相比于麦、肯,中国的巨无霸餐饮企业少之又少。
 
“中国餐饮产业过去这么多年之所以没有诞生巨无霸企业,既非少品类,也不是少项目,而是体系和核心能力的缺失。”李学林说。
 
“这包括组织、核心人才、工具应用、管理理念、自动化应用、数据化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的是确保百店、千店、万店规模下的灵活运作,以及体验不走形。”
 
为了让和府能够支撑未来1000家门店的扩张,李学林从早期就开始投入数字化,打通前中后台。
 
“把门店想象成一部手机,我们要能管控手机里的每颗螺丝钉”,李学林表示。
 
3、“餐饮企业需理性看待资本热,要把基础打好”
 
据石占小吃培训了解,这一轮融资中,有些资本对于和府餐饮给出了140亿元的估值,还有的报价估值甚至高达160亿元。
 
李学林并没有认为是价高者得,对于资本的狂热,李学林有着自己的冷静和思考:
 
他认为,今天的和府捞面,虽然标准化、自动化有了一定基础,但是还处于继续打磨模型、继续培养巩固用户心智的阶段。给和府开出160亿元估值的资本,多少受了当下餐饮市场投资过热的影响,和府不想成为餐饮投资泡沫中的一朵云。
 
“资本和创业公司要彼此能够门当户对,这样‘婚姻’才会幸福。这里说的门当户对,除了实力对等,还应该包括,对于中国餐饮市场共同的认知,如果你给我更多的钱,但是要求我一定要开多少店,那么就拜拜吧”。
 
“餐饮企业需要理性看待,资本并没有改变餐饮企业发展的规律,经营者更多需要思考如何把基础打好”。
 
“这个产业从来不缺乏机会,缺乏的是基础,能否支撑新的模型打造,以及后续每个扩张节点达成目标的能力”,李学林说。
 
4、“短周期是偶然做了正确的事,要在变化中持续做正确不容易”
 
而对于整个和府的迅速发展和市值翻倍增长,李学林显得非常冷静。
 
他觉得,“餐饮行业的短周期成功可能是‘偶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但是,‘要在市场变化的每个周期里选择性地做正确的事情,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创业如同打井,关键是你是否确定这下面有水,而且水源充足。如果确定,那么剩下的只是如何做的事情,这些投入都是必须的”。
 
“花小钱干大事的时代过去了。那是机会主义,和府干的是确定主义。餐饮这件事做成是周期问题,做不成则是个人能力问题”。
 
“企业家不应尝试与趋势作斗争,而应蓄势、谋势、借势,企业才能够迅速发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行业选对则意味着成功有了一半的保证”,李学林说。
 
职业餐饮网总结:
 
“商业竞争本来就是一次长跑”。
 
很多餐饮人说,今年资本的热浪推得人“晕头转向”,有资本加持说明整个行业的价值在提升。
 
但在资本狂热之下,餐企更需要冷思考未来如何活得长长久久。正如林学林说的,短周期可能是做了偶然正确的事,所以品牌火了。但如何在持续变化中,持续做正确的事,才是餐企需要思考的。
 
对抗得了不断的变化和风险,中国餐饮才能有希望诞生“巨无霸”品牌。